我和馬特洪峰Matterhorn


  從格林德瓦Grindelwald到策馬特Zermatt,要先下山到少女峰山腳下的城市「因特拉肯Interlaken」,然後在這裡轉車。因特拉肯已經是比較大的城鎮了,車子的班次很多。

火車在雨中經過少女峰山區的峽谷


  而原本在我們的計畫中,到了因特拉肯後不是直接搭火車,而是先去圖恩湖畔的碼頭搭船,遊湖遊到另一個湖畔城鎮「史皮茲Spiez」後,再到搭火車去策馬特。無奈當我們從因特拉肯車站一出去大概三步吧....就來個傾盆大雨!!實在不想狼狽地去搭船,看著湖上的情深深雨濛濛興嘆,於是就立刻再回到車站,打算直接搭火車去策馬特啦!!

  不過,這樣一來,這一整天好像都沒做甚麼事了,只是換個地方睡覺而已orz。但老天就是不賞臉啊,也沒有辦法惹。

史皮茲Spiez火車站


  火車到了史皮茲之後,還是在下大雨orz。由於火車班次的關係,要在Spiez等半小時才有火車往策馬特,所以我在這裡晃了一下。

  其實史皮茲也是滿漂亮的小鎮,在圖恩湖畔有個小半島,小半島上有座非常漂亮的史皮茲古堡,由湖畔往古堡看過去的風景,是瑞士的經典意象之一。

史皮茲古堡Spiez Castle


  不過,因為這時雨還在下,實在沒啥遊興,我只有離開車站拍一下車站照片,再看一眼下方的古堡,就回去月台等車了。

假掰照之等火車orz


  結果我跟我媽就在月台上亂拍照,這張的標題是:「明明就很煩躁但硬是要裝悠閒的旅人在月台等車」(有點爛)(其他的白癡照就不放上來啦,哈哈)

往策馬特的火車 "Matterhorn Gotthard Bahn",鮮紅色非常搶眼


  等到時間到了,就搭上火車啦!往策馬特的火車比較老舊,雖然車廂仍維持得滿乾淨,但感覺有點歷史了。

  等到火車開進山裡,車窗外景色的感覺竟然跟少女峰山區不太一樣耶!!甚至可說差異還滿大的。

  從伯恩洲(Kanton Bern)的少女峰,到瓦萊州(Wallis)的策馬特,就地理上的距離約莫是從新竹的觀霧再到苗栗的鹿場那種隔壁的感覺,但是這短短的距離,伯恩洲跟瓦萊洲兩地的建築物完全不一樣啊!!不僅風格不同,建材也有差異,其中最大的差別是屋頂了。伯恩洲的屋頂大多用瓦片,而瓦萊洲的則是用石板。而在風格上,伯恩洲的房子就是那種理想的精美的阿爾卑斯童話屋;而瓦萊洲的比較粗曠一些,也多比較陳舊古老。

瓦萊州山谷中的民房

瓦萊州山谷中的民房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看」瓦萊洲那種老屋啦,讓人非常驚豔,因為這是活生生的、仍在做原本用途的傳統老屋,而不是那種保留改建讓人詠懷往日時光的那種!!!像瑞士這樣的、富有又科技先進的國家,卻有另一面仍堅持他們的傳統,再回想自己家鄉的島嶼,其實有種莫可奈何、看著瑞士那就認輸吧之類的感嘆。

聖尼古拉斯站St. Niklaus


車站旁洋蔥造型的鐘塔


  另在這段鐵道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站叫做聖尼古拉斯站St. Niklaus。車站本身已經是很古老的建築物,建於1890年,除此之外,車站旁有一個造型非常特殊的鐘塔(這是東正教造型的鐘塔,對瑞士人而言是『異國風』,由於聖尼古拉斯是俄羅斯的主保聖人,有聖尼古拉斯之名有著洋蔥屋頂也不太意外就是惹)。

  原本對這個站沒特別研究,但當火車停靠這一站時,一堆白人老外紛紛拿起相機猛拍,讓我也跟得就來拍拍看好了。回去之後查一下,原來這個村莊是聖尼古拉斯曾經顯靈之地,也難怪老外們會拿相機猛拍了!

快道策馬特的窗外風景,這有點花蓮崇德的感覺XDDD


  大概一個小時後,終於到了策馬特啦!一下車就一股寒意襲來,果然是高山小鎮,有點冷,而且天氣還是不好啊,心情有點闌珊。

  另外看到車站有個「策馬特馬特洪馬拉松」剛好就在我到達的前一周舉辦的,一個比賽裡有三隻馬,我覺得滿酷的,有機會或許也可以來參加(如果膝蓋夠猛的話)!

策馬特馬特洪馬拉松(好多馬)


  到了策馬特之後,已經是下午,肚子有點餓了。一直到最後離開瑞士,我們都每天都保持這種早餐在旅館猛塞、下午2點才吃飯、晚餐也不餓就算了的生活orz。一方面是瑞士的物價實在太高,若在餐館吃飯兩人寒酸的小點也要50~70CHF,約等於1600~1400新台幣,是在是太可怕啦!!另一方面則是,瑞士的食物實在不怎樣。

  比如說當我們抵達策馬特後的第一餐,這時飢腸轆轆,想說來吃一下有名的瑞士乳酪火鍋好了。剛好旅館對面有兩間餐廳都有在賣,我們就隨便選了一間看起來人多的進去吃。

  一進門後,赫然發現其中一桌有一對年輕夫妻,正好是前一天在少女峰火車站有碰過面的台灣人,於是跑去打招呼。我們有聊了一下,並說到我們打算吃一下瑞士火鍋,其中的年輕男生只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跟我們說:「是可以試一試」。

  其實也知道應該不太妙啦,但還是點下去了。

  這餐也是先點沙拉,跟昨天一樣超大一盤。

  接著上麵包。這麵包還不錯吃,不過歐洲的麵包好像也沒有難吃的。


  過了好一陣子,乳酪火鍋終於端來啦,其實還滿香的。我媽先夾起麵包沾來吃,呃,她的表情非常微妙,臉部肌肉微微的抽動了一下。

  我也戳了一塊麵包吃吃看。嗯....的確不太妙。其實第一口也算得上是香味撲鼻,接著是濃郁的乳酪口感,但是最後,會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苦味從喉頭湧上....但這苦味絕稱不上是有深度的那種苦味,類比的話,大概是....小時候吃感冒藥那種不太舒服的苦苦的味道。

  但還是能吃啦,只是說稱不上愉悅就是了。而且這餐我們點了兩杯甜白酒,甜白酒的味道跟這苦味有相互加乘放大的效果,昇華成一種越吃越難吃的詭異感。

  但這餐真是所費不貲啊,光是乳酪火鍋單項就要30CHF了,加上其他東西,總共要65CHF,等於台幣2200....我只能說有種拿著鈔票往自己臉上甩巴掌的感覺。


天氣突然變好


  所幸離開餐廳時,突然天光大開,有種陽光即將穿透雲層的感覺啊!!於是我們就忘記噁心的乳酪火鍋,開始逛這個可愛的山中小鎮啦!!

  策馬特這小鎮,跟格林德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策馬特整體來說比較壅擠,房子蓋得比較密集,而不像格林德瓦是非常鬆散的。而且不知為何,策馬特有很多非常非常老舊的房子,夾雜在許多新蓋的房子之間。

  這些老屋應該是刻意保留的,並且也有門牌、也有人居住的痕跡,但為何會這麼舊好像也都不整修,一直到離開時還是覺得好奇怪啊!!

策馬特街頭很多這種老屋,用途不明


 

其實這老街....有那麼一點點(一點點啦)花連林田山的感覺(尤其右邊那一張)



  然後越逛天氣越好,漸漸的,策馬特最知名同時也是整個瑞士聞名於世的地標,馬特洪峰Matterhorn好像要從雲後面出來啦!!即使祂的頭頂仍有雲層覆蓋,但一仍無法擋住挺拔巍然的山體,一整個霸氣側漏啊!!感覺好期待。

馬特洪峰快要出來啦!!



  這時我們也在鎮上亂逛,想尋找好的地點眺望馬特洪,也認識一下這個城鎮。

策馬特教堂


  這個是策馬特唯一的教堂。這個教堂很有名,有名在於他的墓園。因為馬特洪峰這座山難度實在太高,許多比較久遠的傳奇高手,也栽在馬特洪陡峭的絕壁、終年的冰雪、以及變化無常的天氣中。

  因此有很多有名的登山家也是亡命於此,他們就安葬在這個墓園中。墓園裡有很多墓碑,墓碑上若有鑲上冰斧等技術裝備的,可能就是魂斷於此的人的遺物,有很多人來策馬特時,也會到此墓園對這些登山的先驅者們致意。

  不過,我媽好像很忌諱這個,她就不讓我去墓園裡,所以就沒有墓園照片啦,只有教堂的照片。

大飯店Grand Hotel Zermatterhof


  策馬特教堂旁邊,有一座大飯店Grand Hotel Zermatterhof。這座大飯店是策馬特最古老的飯店之一,也是目前這裡做高級、房間最多的大飯店。

  可能是剛好在飛機上看了「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我總覺得這座飯店有種類似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氣質啊~~(也剛好一樣都算是瑞士Belle Époque風格就是了)

馬特洪峰的首登者 Edward Whymper


  不過嘛,我的重點不是這座飯店,而是這座飯店的對面有一棟建築物,建築物的正面有一個人像,他的名字是Edward Whymper,是一個英國人,而他也是馬特洪峰的首登者!!

  為了攀登馬特洪峰,他在策馬特這裡待了兩年,並且多次勘查路線、觀察天氣與地形,並且嘗試了8次,才終於在1865年7月14日登上了這座讓人感覺不可能攀登的超級險峰!!

  而馬特洪峰的成功攀登,也開啟了人類第一次登山運動的熱潮,並且延續至今。最後Whymper也在格陵蘭、南美、北美等地攀登,完成許多創舉。而他最終在法國的霞慕尼(阿爾卑斯白朗峰山腳的小鎮)度過晚年。

馬特洪博物館


  另外,在Grand Hotel Zermatterhof旁邊有座馬特洪博物館,入口造型很像玻璃做的雪地帳篷,裡面展示了此地的登山史。但他開放的時間很奇怪,我們在這裡三天都沒開,所以也都沒有進去看一看。

土撥鼠噴泉


  然後這邊還有一群非常可愛的土撥鼠的噴泉。

  我也是看到有很多白人都跟這座噴泉拍照,所以也著拍了一張(還要排隊呢!)不過好像純粹只是土撥鼠很可愛,沒甚麼特別來歷就是惹。

終於出現啦!同時這也是馬特洪峰獨有的旗幟雲Matterhorn Banner Cloud喔!


  時間越靠近傍晚,天氣也越來越好,我們也再次回到了教堂後方的橋上-也就是策馬特觀賞馬特洪峰最好的地點,想看看能不能完整地看到馬特洪峰。

  結果終於出現啦,儘管馬特洪峰的山形,是整個瑞士乃至全地球最芭樂、最好辨認的一座山,但親眼看到,那種雄偉的霸氣、挺拔的風采,實在是深深感動啊!!我想我這輩子應該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登頂的,但只是這樣靜靜的看著祂,那也就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