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那巴魯的Via Ferrata


  京那巴魯山(神山)的攀登在台灣算是滿熱門的行程,據說旺季時每天都有台灣人在上面!我想是因為4095的高度,硬是比玉山多了快150公尺,而台灣爬山的人口眾多,馬來西亞又滿近的,所以這座山是很多人第一次出國爬山的首選。

  不過除了4095的高度別具意義之外,京那巴魯山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行程喔,那就是利用鋼索結合攀岩垂降與高空走繩的「Via Ferrata」。


利用鋼索、繩索與D環在岩壁上高來高去的Via Ferrata ~ Photo by 阿欽



【什麼是Via Ferrata ?】

  Via Ferrata是義大利語,原是「鐵之路」的意思,這是發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的一種交通模式,其精神是「利用鋼索來輔助通過岩壁」。古代是阿爾卑斯山區居民通過危險地形的防護措施;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讓士兵克服戰場上的地形大幅改良並系統化;而到了今天,則成為了登山者通過岩壁的一種方式。

  現代的Via Ferrata,則是指這樣的系統:固定路線上架設固定鋼索,並且以每3~10米的距離設固定點,攀登者身上除了繩隊的主繩外,還會另外用吊帶上的兩條D環扣住這條固定鋼索,遇到固定點時再作系統轉換。除此之外,沿線還會架上許多鋼製腳踏物、提供攀登者明確而簡單的腳點踩踏。也就是說,現在我有1.主繩、2.固定鋼索與雙D環確保,以及3.架設好的腳點....這足足有三層防護呢!沒錯,其實Via Ferrata的精神,就是利用以上這幾種方式,大幅的提升安全係數,讓技術不好的人也能安全的完成高難度的岩壁路線。

  也就是說,即使我這種攀岩肉咖它它小魯魯,也能夠藉著Via Ferrata這樣的系統,愉悅舒爽的完成高難度路線,讓一般人也能夠體驗以往只有攀岩大師才能享受的「身體移動在大岩壁上聽著高空的風吹過岩壁呼呼作響而腳下卻是萬丈深淵」的絕妙經驗。


高聳岩壁上的絕妙體驗 ~ Photo by 夾子



【京那巴魯山Mount Kinabalu的Via Ferrata攀登系統】

  馬來西亞京那巴魯山頂的Via Ferrata路線,經金氏認證為世界上最高的Via Ferrata系統。有這樣的機會,而且費用不會一般路線多很多(後文會說明),當然是不容錯過的啦!因此我們在規畫初期,就打算走這路線了。

  現在京那巴魯山有兩條Via Ferrata路線,分別是世界最高3,776m、大圈的「Low's Peak Circuit」;與海拔稍低3,521m,較小圈的「Walk the Torq」。

大圈的Low's Peak Circuit路線圖

小圈的Walk the Torq路線圖



  雖然大圈的比較過癮,但因為團員的經驗不一,行前報名時我們決定分2隊,兔子跟她女友千綺走Walk the Torq路線,剩下的其他人則是走Low's Peak Circuit。

  現在就來看看這一條貌似驚險卻又安全的Via Ferrata路線吧!!


教練正在講解路線,與吊帶的示範使用


【Low's Peak Circuit行前課程】

  由於京那巴魯山的Via Ferrata由Mountain Torq公司所經營,因此住的山屋不是一般行程的Laban Rata山屋,而是稍微高的Pendant Hunt (亦是由Mountain Torq公司經營),而所有走Via Ferrata的登山客都會這在這個山屋裡。

  第一天晚餐前,教練們會等所有人都到齊後,會在Pendant Hunt的大廳上課,內容大概是介紹Via Ferrata這條路徑的一些注意事項(當然是全英文的),雖然我英文滿爛的但其實內容沒有很難,聽得懂的部分+關鍵字推測的大概可懂8成內容。其實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集合時間與集合地點,以大圈Low's Peak Circuit為例,最遲要在早上7:50之前到山徑7.5K處的會面點集合。但其實隨行的嚮導都會幫注意提醒並帶到集合處,所以也不必太慌張。

  上完講解課程後,就是實際的系統操作。每個人都要穿戴隔日也會穿上的吊帶,並且模擬操作。若有攀岩基礎的話其實滿容易的,穿吊帶的方式、主繩與雙八結的套法,其實都一樣,比較大的不同是吊帶上還有2個D環,行進時會扣在在鋼索再多一層確保。

右圖:D環套在鋼索上的樣子 左圖:實際在岩壁上的操作,前進方向是往右


  預備課程結束後,要填切結書,記得準備一份台灣家裡的英文地址,還有家人的英文姓名,切結書裡會需要填寫。

  一切準備完成後,接下來就是期待隔天的行程啦!!


Low's Peak Circuit 的起點標示牌



【Via Ferrata初體驗:Low's Peak Circuit】

  雖然路線名稱是「Low's Peak Circuit」,但其實離Low's Peak有點距離,實際位置在在South Peak的南面。雖然我們很早就登頂了,但是從羅氏峰頂(8.5K)到7.5K會面點的這段路,我們走走拍拍竟然也走了一個半小時,到了7.5K處的集合點,已經7:20了。

  這一天走Low's Peak Circuit路線的有三個隊伍,除了我們之外還有一隊法國人,以及另一隊(似乎是)澳洲人。我們這一隊是最早到的,所以就先著裝先下,其實也只比第二隊的法國人早一咪咪,但這是這一咪咪,造成了後來的一些情況。


大家正在著裝準備出發了!


阿欽是隊長,他先下去,背後下方的樹林已是400M高度落差了


  每一隊都要選出一個隊長,走在最前面領軍。我們的隊長就推派藝高人膽大的阿欽啦!第二個是夾子、第三是立中,接著是我,教練則在最後面收主繩。原本我想說我的相機最小台,因此殿後拍照,但教練說他可以幫我們拍,太好啦這樣我也可以入鏡了,而且還入鏡最多!哈哈!!

  第一個關卡就是高約百米、最陡處約80度的花崗石大岩壁啦!

  雖然說我們這一群沒有懼高症,但第一眼還是有點抖抖的,畢竟是3776公尺的高空,一眼望去是直下近400公尺的落差啊!(上圖下方墨綠色的森林海拔約3300~3400m)


第一關的百米大岩壁 ~ Photo by 阿欽


  不過,真的踏上去之後感覺就還好了,這一段大概就是垂降的感覺,但與垂降不同的是Via Ferrata路線就是由一段一段的鋼索固定點組成,因此每隔3~5公尺就要轉換一次重扣主繩與D環。

  另外花崗岩的觸感真的好棒,摩擦力真的很大,登山鞋可以牢牢貼在岩壁上,那種紮實的安心感,是我從來沒有過的體會。台灣本島沒有花崗岩,高山上多半是易碎的岩質,因此在台灣過斷崖地形總會有種「不知下一個腳點石頭會不會崩落」的恐怖感。像這種紮實的花崗岩還是第一次親自觸摸感受,我只能說實在是....太。爽。啦!!


橫渡路線,這裡剛好有個平台可以拍照


  直落約百米的大岩壁後,Via Ferrata的路線轉為橫渡。在這樣的高空橫渡,應該是要很驚險刺激,但是花崗岩的摩擦力很大,而且又有好多確保措施,那這時我們完全是舒爽愉悅地沉浸在岩石的美妙之中。雖然現在自己看照片覺得有一點恐佈,但我很確定在那當下只有「哇!這感覺太棒了我們要好好享受」的心情啊~~


垂降路線,有鋼筋鐵梯可抓很安全


也可用正常垂降的方式往下 ~ Photo by 夾子


橫渡約200~300米之後,路線又成直下。不過這一段直下岩壁上有鑽設鐵梯,因此又更加好走了,大概就像是爬自己家屋突水塔那樣的感覺吧。

  這段直下岩壁約50米,之後會有一個較寬廣的平台,我們在此作第一次的休息。但這時候第二隊的法國人也光速追上,我得承認他們真的滿快的,比我們快。在法國人的逼車之下,我們也稍作歇息就上路了。從此展開了法國人步步逼近,我們只好奮力向前的暴走行程。

到休息平台囉!! 這是最大的休息處


左紅衣是我們的教練,後面就是步步逼近的法國人啦 ~ Photo by 夾子


  從出發點到這個休息平台,我們花了40分鐘,算是在熟悉Via Ferrata的系統,之後開始因為法國人的逼車,我們變得非常有效率,我自己都覺得速度非常快,喀、喀、喀、喀的聲響此起彼落,非常有效率的一直前進。

  就這樣一下子就到了猴橋Monkey Bridge。接上這座由鋼索與木板構成的吊橋之前,有一個轉彎的山壁,由於轉折較大,腳點跨距也較大(其實可以直踩花崗岩,只是說這樣的路線還是會不自覺的踩他們架設好的腳點),同時這也是全路線暴露感最大的部分,因此這是比較需要注意的。

  另外就是這座猴橋由許多不連續的木塊組成,因此感覺很「軟」,我得承認踩上去那一刻有種「底盤浮浮」的感覺=_=


猴橋,立中正在過山壁轉彎點,此點是全路線最驚險的地方 ~ Photo by 阿欽

教練幫我們拍的特殊角度,透過岩壁上的固定還看猴橋

全隊踏上猴橋

從山下看第一座猴橋 ~ Photo by 夾子


  這座猴橋滿好玩的,我們在這裡花了點時間拍照,但後面的法國人顯然有點不耐,此後,真正的展開追逐之旅。之後的路線說真的我有點不記得了,只知道我們不斷的快速移動,然後中間有另一座三索的猴橋,通過第一座猴橋之後再過半小時,我們就走完主岩壁,到達下方的叢林了。


另一座三索猴橋

通過三索猴橋中 ~ Photo by 阿欽


  雖然走很快當下覺得有點爽,但事後想想,好像第一座猴橋之後就沒有好好的欣賞沿路風景、好好的拍照了,如果一開始是法國人先下,或許我們會慢一些,但這樣才能夠好好的欣賞這美麗的岩壁啊!!

  我們休息了約15分鐘,接下來是無趣但冗長的叢林(他們稱Jungle)路線。這裡的高山叢林不像我們台灣多半是鐵衫冷衫圓柏,而大多是杜鵑石楠之類的樹種,因此樹林還滿密的,雖然已有開闢路徑,但走在其中還是常常要稍為鑽行一下才能通過。


最後的大垂降,通過這面岩壁就是樹林啦!


終於下到樹林囉,叢林裡的大合照


  過了叢林,又回到了岩壁區。雖然我們的山屋Pendant Hunt就在眼前,但還是要走一段高遶,接上另一條小圈路線Walk the Torq的後半段。

  其實說真的,相比於主岩壁的雄偉壯麗,這一段確實比較無趣一些,而且法國人又逼車了(這次靠得超近,近到可以聊天,這時我才知道原來他們也是當天要下山到亞庇,住的飯店是.....我們飯店房價9倍的香格里拉!害我自形慚愧不敢攀談了),所以我們又開始暴走了。

  而且好像教練喜歡看我們暴走,所以在兩條路線會合的地方,他們叫原本走Walk the Torq路線隊伍的教練先停住,讓我們這兩隊插隊先過=_=。

  於是又是不斷的暴走,過完最後一個固定點,我們剛好追上Walk the Torq的前一隊,也就是兔子跟千綺他們那一隊。原本我們的計畫是會晚1~1.5小時,但在法國人的逼車追擊之下,硬是同時抵達。

後方岩壁上的是小圈的「Walk the Torq」的另一隊,正在等待法國人(中間)通過 Photo by 阿欽



  結果我們還在跟兔子聊天,哪一群法國人立馬抓到機會超車直奔山屋,我想他們忍很久了吧=_=

  往山屋的路上,再回頭看看那片大岩壁,我們一致認為玩這條Via Ferrata的爽度,比東南亞第一高峰4095m的頭銜有趣得多。我們這群人每年都會去看米亞桑戶外影展,每次看Chris Sharma還是Alex Honnold那些大師神人在岩壁上高來高去的,總是覺得又是欽羨、又是感嘆自己的手腳無能,但藉由Via Ferrata這樣的系統,我終於能夠體會到「啊!原來,原來在這樣高高的岩壁上是這種感覺啊!」

  因此大力推薦,如果你不怕高,甚至熱愛站在崖頂邊緣的感覺;且有些攀岩基礎、有一定程度的戶外活動經驗(但也不用太多啦,如果你是玩過優勝美地酋長岩、巴塔哥尼亞百內峰、還是艾格馬特洪大橋拉斯的專業玩家,那我想就可以跳過了),並且京那巴魯山是你計劃裡的一個條目的話,那我非常推薦走Via Ferrata下山,將會是此生難忘的體驗啊!!

最後,以一張很有張力的角度作結吧 ~ Photo by 阿欽



  下一篇將介紹京那巴魯山登山的申請,以及Via Ferrata的注意事項。



京那巴魯(神山) Mount Kinabalu之一 ~ 東華山社OB首發團!!
京那巴魯(神山) Mount Kinabalu之二 ~ 登頂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